松涛山庄:“堡垒”建在田间地头

来源:汉江水利报     发布时间:2017 年 05 月 03 日     浏览次数:1575      

开栏的话: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十八大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汉江集团各级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集团公司党建工作按照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强化党的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融入到生产经营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形成了党建与经营相融共进的局面。


  在集团公司各基层单位,在我们的身边,从不乏先进典型。本报从本周起开设专栏《党建在基层》,报道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事迹,推进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引导更多的党组织和党员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敬请关注。


  “松涛山庄的基层党建工作抓得很好,与生产经营结合得十分紧密,值得推广学习。”4月20日,汉江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吴道喜,纪委书记官学文以“飞行检查”的方式,不打招呼、不发通知,来到松涛山庄突击检查并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一个党支部一个堡垒,在松涛山庄,党员职工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橘园里的热闹


  ——“生态循环农业”创收


  4月25日一早,天空中飘起绵绵细雨。在松涛山庄橘园里,胸前佩戴着党徽、工牌的高原和王宏明正冒雨修剪橘树。橘园里有4000余棵橘树,一个熟练工修剪一棵橘树需要十多分钟,因为时令要求,这项工作需在“五一”前完成,时间紧张、工作量大。


  作为技术骨干,高原和王宏明带头挑起了这副“担子”,起早贪黑忙碌于田间。不过,打理橘树仅仅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橘园里不只产出柑橘,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山庄党员职工开动脑筋,近几年逐步发展起了橘园养鸡和养羊产业。


  现在,6000多只鸡和上百只羊让橘园“热闹”了起来。橘园里的杂草有它们“帮忙”,鸡粪又是很好的橘树肥料,橘树枝还可用来制作灰蛋……生态循环农业为山庄带来更多收入,党员职工们也因此更为忙碌。


  “山庄党支部要求我们所有党员亮明身份,不仅要做技术上的先锋模范,还要带头吃苦,比如有时候带领职工去除鸡粪,回来浑身味道刺鼻,被大家戏称为‘铲屎官’”,高原笑说,“不过,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收获,‘松涛柑橘’‘松涛土鸡蛋’和‘松涛灰蛋’品牌都受到大家的青睐,销量也呈上涨趋势。”


  近来,橘园附近还种下了5亩菜园,不仅能够满足山庄内的餐饮服务需求,还为集团公司武汉总部后勤提供了绿色健康的蔬菜。


  茶园里的竞技


  ——“比学赶超”见效益


  从3月中旬开始,一场博远公司全员参与的采茶劳动竞赛一直持续到现在。


  山庄党支部副书记陈钢又连续好几天晚上都住在了山庄里。晚上要加班把大家采的茶炒制出来,每2斤干茶的炒制需10个小时,每个环节他都要参与。山庄只有18名职工,包含了餐饮服务、旅游接待、水土保持、种植养殖等各个工种,每年采茶季,松涛山庄都格外忙碌。


  从去年开始,党支部以“松涛之星”党建品牌为依托,开展了“炒茶能手”评比活动。党员带头参与,职工们纷纷“变身”炒茶工,白天忙采茶,晚上积极“比学赶超”苦练炒茶,现在,18名职工里有13人都会炒茶。


  “党支部里的这种竞技为山庄降低了采摘成本,并且职工们采茶标准比外用工高,成品茶的品质也提高了,今年的茶叶销量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陈钢介绍说,“松涛之星”活动还开展了“安全哨兵”“服务之星”等评比,职工们积极性大大提高,“一岗多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田间的党旗


  ——思想建党不放松


  一上午的采茶工作暂告一段落。茶园边的田间地头,山庄党支部书记肖新年伸出因采茶晒得黝黑的双手,拿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小册子,组织起一次党支部学习。


  “田间地头学习思想理论,是我们山庄的‘特色’。”肖新年说,平时工作实在太忙,只好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来开展学习。


  尽管忙碌,去年一年,松涛山庄党支部仍然组织了23次集中学习,6次党日活动,“两学一做”专题讨论5次,党组织生活会2次。


  不过,职工们并不认为这是在增加负担。他们一致评价:“自从‘两学一做’开展后,党员真正成为‘标杆’,党支部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山庄效益提高,我们职工也能得到实惠。”


  对此,肖新年十分欣慰:“我在松涛山庄呆了二三十年,以前,都说我们山庄‘百万收入只是梦想’。但最近这些年里,我们的收入已经翻了几番。去年,尽管餐饮方面不景气,但我们的利润仍然比上一年有所增长。正如职工们所说,这与我们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