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 年 08 月 16 日 浏览次数:1435 作者:张勇
自2014年到博远公司工作,已三年有余了。在这短暂的几年里,深深体会到博远公司的文化和制度的力量,真正开始感动的是2015年博远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给全体员工发放的《十年耕耘,感恩有你》纪念册以及2016年以来编印的两辑《心在一起,就是一个团队》企业文化故事集。昨天,感谢曾经携手的伙伴,感谢你的付出;今天,感谢正在坚持的伙伴,感谢你的选择;明天,感谢继续奋斗的伙伴,感谢你的信任。三句话,凝聚了博远公司对为之奋斗的员工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会感恩的企业,就会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时刻释放出正能量,就会打造出有信念、有纪律、有作为、有担当的员工队伍,就会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博远公司是2005年由原绿化管理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合并改制成立,业务包括园林绿化施工与咨询、物业服务、果苗产销、宾馆旅游、液化气和成品油经营等,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745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6444万元,利润也由2006年的19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515万元。十年来,博远人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是何种力量和动力推动公司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结成累累硕果呢?笔者根据这几年工作的切身感受,对文化创新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形成,是长期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文化是制度的灵魂,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依靠制度得以传播和执行,制度依靠文化获得认同和支持。
一、强化文化引领,促进习惯养成
一个企业建立制度并不难,因为建立制度就是把工作用标准化的行为模式进行管理,然后用来规范约束员工,让他们遵照执行。难的是制度的自觉落地执行,特别是规范习惯的养成。将文化融入制度,着力点就是用先进的理念推进制度落地,将其固化为员工的日常自觉行动。博远公司经过长年的积淀,形成了在集团公司范围内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管理者的率先垂范是基础。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博远公司各级管理者作为制度的制定者,都会带头去遵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王森林同志是最敢于号召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员工向他看齐的领导,因为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一下扑在工作上,不仅早上始终第一个到办公室,而且常年没有休过节假日、双休日。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不得少于100天。平时他自己也不喜欢在办公室听汇报,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身体力行,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的率先垂范下,从班子成员到基层干部,都很少有节假日,都能坚持在施工工地、田间地头、小区、坝区、厂区、服务岗位等辛勤带头工作。这种以上率下、潜移默化、一级带一级的榜样的力量,树立了全体员工的看齐意识,也带动了大家共同去遵守。
二是从严执行制度是保证。制度最重要的是保持其刚性特征,通过刚性制度和柔性理念的相互融合,刚柔相济,促使员工不断改变行为模式,一言一行逐步符合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这几年博远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明确对合格档次以上的经营单位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兑现,并将其超指标完成的利润按超额部分的12%进行奖励;明确对合格档次以上的服务单位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兑现,并将其节约的费用按节约额的10%进行奖励。可见,该考核体系突出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让全体员工聚焦效益,关注发展,就是让多创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得到回报,让员工对制度的权威和效力深信不疑,逐渐形成时时处处创效增效的行为习惯。又如,公司大力倡导清正廉洁和安全生产的理念,就是从制度上拉起“高压线”,对敢于触碰者严厉惩处,让违规成本成为明白账,使心存侥幸的人越来越少。同时,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杜绝特殊员工,体现了文化的导向,公司内部的廉洁文化和人人讲安全文化已逐步形成。
三是将制度落实到岗位是关键。文化和制度都需要落地生根,最终与岗位工作结合才能起作用、见成效。博远公司近十年来一年一个主题,通过管理提升年、对标管理年、执行力建设年、员工技能培训年等活动,积极建制度、立规矩、抓执行,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持续不断地从上到下梳理流程,进行制度标准化改造,并通过狠抓制度执行,强化员工遵章守纪习惯养成,让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生根、在岗位践行,从而形成了万众一心、步调一致的全员力量,推动了文化优势向员工自觉行为的转化,持续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推进文化融入制度
文化管理以塑造、引导为主,管的是人的思想道德;制度管理以约束、激励为主,管的是人的具体行为。企业中每个员工的思想、经验、能力、心理等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基本无法量化。因此,如果单纯以量化的制度来管理企业,特别是管理员工的思想和积极性是不够的,有必要通过融入文化来弥补制度管理短板。
企业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层次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它所产生的引导、激励、感染的作用是规章制度的强力约束或物质利益驱动无法取代的。这几年,博远公司在推进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忠诚、担当、成长、共享”为精髓的具有博远公司特色的团队文化。春季,全体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到松涛山庄集体采茶;秋季,在柑橘收获的时候大家一起忙着装箱竞赛;十一旅游高峰期间,机关、车队等单位员工又自觉到大坝景区帮忙;绿化工程项目一中标,公司就从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到施工现场,保证了项目进度和质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都有力协助了各阶段紧急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公司应急救援队是活跃在公司经营和安全管理中的一支生力军,由50多名训练有素的生产经营骨干分子组成,不仅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证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完成上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是公司团队文化的一个缩影。为传递正能量,博远公司将收集的100多篇企业文化小故事编成两辑《心在一起就是一个团队》。透过这些故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博远人众志成城、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可贵品质。可见,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靠塑造人的精气神,用管理人的思想来管理人,从而达到管理企业的目的。
三、运用文化指导制度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都有一定的管理环境和时代背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非常需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基本遵循,指导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剔除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部分,修订与形势不符的内容,使制度符合企业价值标准,与文化理念导向一致,保持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多年来,博远公司秉承文化建企、文化兴企理念,在强调建章立制的同时,不忽视制度背后的价值理念。
一是着力培育员工文化自觉。通过加强员工对价值体系的宣传灌输,增强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唤起员工文化自醒,将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企业文化宣传栏、公司网站等途径,把员工实际工作、学习情况、典型事迹的文字图片与企业文化宣传联系起来,比如:常年抛家离子、以工地为家、全国跑市场的绿化工程分公司经理张永明,走南闯北的“拼命三郎”水土保持技术负责人高飞,带着孩子一起在资产巡查岗位“守岁”的唐宏文,最美一线员工祝俊军、纪必攀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盘家胜、高绶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刘华、邓玉铃、李刚、彭建华、黄阁同志等,公司善于挖掘这些典型人物事迹,以点带面,让典型的形象走上企业宣传板,激起员工的自豪感、亲切感、归属感,并固化、物化企业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榜样的正能量不断扩散和传递。
二是用文化引导制度建设,以企业文化的理念内涵,不断整合、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剔除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保持“文化有载体,制度有方向”,使整个文化理念和制度体系主次得当、系统协调、结构清晰、条例清楚,用文化来保障制度的延续性和统一性,用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理顺管理秩序,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四、用文化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企业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管理、营销、品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核心的竞争力应是企业文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博远公司用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实现途径:
一是通过培训宣贯企业的价值观。全员培训是推进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本手段,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几年来,博远公司注重多层次的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比如:公司高层管理层面,注重在企业战略思维、把方向、管大局上下功夫,通过参加“干选课堂”、“高层论坛”等培训形式,与国内知名讲师、专家接触,借助外脑,拓展了思维与视野,使企业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公司中层管理层面,注重在“专”字上下功夫,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培养中层干部成为行家里手,既自己能身体力行,又能指导基层工作;公司员工层面,注重在“技能”上下功夫,通过举办绿化养护、水土保持、宾馆服务、安全知识、企业制度、物业服务、展览馆讲解、网络营销、驾驶技术、茶叶加工等全方位培训和竞赛,拓宽了员工知识面,提高了员工实际操作技能,增进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
二是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融合,着力培育学习型组织。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博远公司在注重抓好全员业务学习培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的同时,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党建平台为载体,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首先,公司党委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为主要形式,以“两学一做”、理想信念、《准则》、《条例》为基本内容,组织党员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并长期坚持,形成常态;其次,基层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基础,按照“6+n”模式,开展“建特色、亮品牌、抓落实”为主要内容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比如:车队支部的争创“红旗车”、龙山宾馆支部的“满意你我他”、物业支部的“服务之星”、松涛山庄支部的“松涛之星”、商贸支部的“安全哨兵”、绿化支部的“让党旗在工地上高高飘扬”、大坝景区支部的“微笑服务,文明旅游”、离退支部的“最美夕阳红”、武汉分公司的“品质服务”等。同时,公司党委开展的“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活动,引导党员铭记党员身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比奉献、比技能、比业绩,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突发事件党员冲在前。由于公司两级党组织重学习、爱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党建工作很好地与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了普通员工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逐步养成了学习习惯,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三是让每个员工工作生活得有地位、有尊严。博远公司的特点就是“点多、面广、线长”,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涉及行业多,可各自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后,目前员工已经增加到1800多名(其中600多人是外聘员工),因基本从事的都是服务工作,员工普遍感觉不被人尊重,没有归宿感,工作积极性不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积极向员工宣传、灌输要想有地位、有尊严,必须树立先尊重自己,先有作为才有尊严的理念。同时,打破职工和外聘员工身份界限,一视同仁,鼓励员工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在公司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通过举办健康向上的活动,在工作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薪酬上给予应有的待遇,使员工很快融入了团队,感受到博远大家庭的温暖。
由于公司持续不断推行价值引领,用团队文化传能量、聚合力,锻造出一支“风清气正、心齐劲足、正能量大、战斗力强”的优秀团队;由于持续不断推行以规束人,通过建制度、抓执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自律、自觉、自悟、自发,努力实现“自管”、“自限”、“自纠”,营造了企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手攥紧就是一个拳头,松开就是一盘散沙,公司目前形成良性的发展局面,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就是以制度为支撑和纽带,将文化很好的融入了制度、指导了制度,就是用文化打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个身边鲜活的典型人物事迹,带动和引导着员工奋发向上;一个个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激励着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博远的文化就是团队文化,它的核心就是“忠诚、担当、成长、共享”的企业精神,博远的成长路离不开大家撒下的辛勤汗水,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做一个博远文化的传播者,一个制度的模范执行者,共同为博远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