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博远置业公司     发布时间:2020 年 06 月 18 日     浏览次数:1807       作者:易振清

                 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一把手”谈“安全生产强监管”

                           易振清

  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要求,我们现在开展“一把手”谈“安全生产强监管”活动,由我来和大家谈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管理。

  2019年,公司(中心)全面贯彻落实长江委和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和红线,以预防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以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体系创建为抓手,以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以信息化、标准化和队伍建设、全员参与为保障,狠抓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重要节点,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安全生产整体形势。全年安全无事故,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要以安全月活动为契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深入,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今年的安全月是第十九个安全月,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从广泛意义上说,这不仅是安全生产月的主题,也是整体安全生产工作的主题,与将要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目标任务也是一致的。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体现了风险治理的思想,风险治理是一个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了主动管理。

  每年都有安全月,每年都有一些新变化。今年安全月的主题与现阶段安全生产实际情况非常符合,迫切需要通过安全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普及,把安全生产风险治理的工作向前推进。因为疫情,今年的安全生产与往年还有很大的不同。一是,防疫消毒用品的使用和存储增加了新的风险点。二是,设备设施在疫情期间势必存在检验维保维修不及时、不彻底的情况,且在复工复产启动存在较高风险。三是,疫情期间安全检查频次低、不及时、不彻底,造成各单位履责不到位和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弱化。四是,受疫情影响,各层级人员都可能存在顾此失彼而忽视安全生产的思想问题。

  由此看来,前阶段可能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隐患,所以,我们必须比以往要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查漏洞、补短板、排隐患、筑防线、保安全,扎实做好风险管控,彻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和工作机制,共同筑牢安全防线。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做好安全风险分级防控

  首先要落实措施。2019年全年,全公司开展了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危险源辨识,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针对性制订了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但这只是做了一个基础性工作,体系是建起来了,重要的是要针对所有安全风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控措施就是为防止危险源的能量或有害物质意外释放而设置的防控屏障,这是一道安全屏障,要确保完好。

  其次要紧盯重点。从公司层面看,有几个重大风险,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我这里说的重大风险不一定是评估出来的等级风险,而是指公司范围内相对而言较重较大的风险,有可能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风险。一是液化气站,务必要按照三级标准化要求落实好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扎实做好各项日常检查,做好卸车、储存、充装、运输、用户入户检查等各环节风险管控,高度重视卸车作业和夜间巡查工作,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二是物业小区高层住宅,一定要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要做好消防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做好防火巡查,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三是旅游观光车,一定要做好车辆维护保养和出车前的安全检查,严禁车辆带病运行,严禁超速驾驶。大坝景区和安全质量部要随时抽查,发现有车辆带病运行和超速行驶的,从严处理。其他单位的安全风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上已十分明确,这里就不细讲了,请各单位加强重大安全风险点的管理。

  各单位对自己的安全风险一定要心中有数,分清轻重,重大风险要重点盯防,时刻要挂在心上。防控措施上一定要心中有招,一是要措施得力,二是在落实上要有办法,促进各班组、各岗位人员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真正体现分级防控,形成人人会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

  二、彻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危险隐患都可以控制”,隐患排查治理就是对风险防控屏障的缺陷、漏洞进行辨识与弥补。我们查隐患,找风险防控屏障的缺陷,通常是在设备设施上找,找“物的不安全状态”。但同时,也要找“人的不安全行为”,更要找“管理缺陷”,把前一段时间可能积压的隐患,找出来,消灭掉。

  今年安全月有一项“排查整治进行时”活动,各单位要以此项活动为契机,架起“企业风险扫描仪”,不停扫描“自检”,及时发现漏洞和缺陷;做“安全生产啄木鸟”,能发现树皮下的“隐患”害虫;拿起“隐患排查显微镜”,保证全覆盖、无遗漏,推动隐患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各单位先行自查,公司再组织检查。公司一检查,就能看出来各单位是否认真自查了,不要出现自己检查没问题、上级一查问题一大堆的情况。

  安全管理上存在职责不清、检查不实、考核不明、奖惩不严,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今年是“安全生产责任年”,全集团公司都在开展责任年活动,我们也制订了活动方案,“安全生产责任书”评比活动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活动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含外委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所有岗位的责任人员、职责范围,与责任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保证岗位责任制可执行、能落实、必考核、严奖惩。这项活动是要评比的,各单位要做好。

  管理者不重视安全是重大隐患。安全管理就是风险管理,就是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安全生产具有系统属性,如果第一责任人不重视安全,各项工作都会滞后或缺失,势必会造成整个安全生产系统的脆弱性,危险会随时发生。习总书记强调:“当干部不要当的太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习总书记的这句原话,是他在关于安全工作方面要求的“十句硬话”之一,我们对安全工作要保持重视,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不安全行为是最普遍的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首先要解决知识能力问题,“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要重点组织学习操作规程、标准规范和事故案例,要扫除“无知者无畏”。然后是解决思想态度问题,安全月期间,要多组织观看警示片,要从血淋淋的事故案例中警醒、接受教训从而重视安全。在日常工作中,上级要时刻关注并及时纠正下级的不安全行为,纠正不安全行为所反映出的侥幸心理、冒险心理、麻痹心理、捷径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和厌倦心理等,多教育、多引导,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监管不严也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安全检查不勤、不仔细或对发现的问题隐患不处理,没有起到查漏补缺、举一反三、督促改进的作用,都将导致隐患的进一步滋生发展。安全监管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问题、隐患“零容忍”是整个安全生产系统良性运转的保障。

  消除隐患要有工具。“安全生产检查清单竞赛活动”是安全生产责任年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建立安全检查清单这项工作我们已做了三年,各单位分公司层面已建立“隐患排查项目明细表”。责任年方案要求将检查清单建立到班组层级,检查项目要更细更具体。制订“安全生产检查清单”的好处就是明确、固化安全检查项目,避免安全检查“朝三暮四,东一葫芦西一瓢”,保证全覆盖、无遗漏。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制订检查清单,并在运用中不断修订完善。

  三、提高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筑牢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在安全生产中,我们建立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就是为了做到预防在前。当预防失效,隐患转化为初起事故时,好事后控制,早发现早处置,科学处置、及时控制、不引发次生事故就显得特别重要。岗位员工或班组能科学处置初起事故,就不需要动用分公司、公司甚至是外部资源、不需要启动应急预案了。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要加强应急管理,特别要提高一线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这里我强调四点。

  1、勤巡查、早发现。前面提到的“风险扫描仪”,更适用于隐患转化的突发初起事故。松涛山庄护林、物业小区住宅楼、工程展览馆防火巡查,以及液化气罐区储罐、管网防泄漏巡查,巡查要定时、要勤,所有区域都要巡查到。应急管理,重在一个“急”字,就是抢时间、和时间赛跑,初期火灾或液化气泄漏早一分钟发现和晚一分钟发现,完全是两回事。除了岗位员工,单位领导和安全员也要多巡查,检查员工是否按规定在巡查,同时,增加一双“扫描”的眼睛,查漏补缺。

  2、常预想、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事故都是突发的,面对突发状况,如果六神无主甚至呆若木鸡吓傻了,则会使事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出现这种状态是因为没做到思想上有准备,没有经常性地开展事故预想。各单位从岗位员工到班组长、单位领导,平时就要多琢磨,自己管辖区域可能会发生什么突发情况,怎么应对,在脑子里要经常琢磨,每种突发情况,处置程序、方法、注意事项等,想一遍还不行,要很多遍,关键的操作还要动手练一练,面对突发情况能够不假思索,从容应对,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我们在新闻里、网络上看到的那些面对突发情况的“神操作”、“教科书般的操作”,都是人家平时预想琢磨出来的、练出来的,是有准备的。

  3、讲科学、杜绝次生事故。今年三月份四川凉山森林大火19名救火人员在救火中牺牲,去年同一时间30名救火人员在救火中牺牲,原因基本上都是风向突变导致爆燃,撤退不及陷入火场。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故,牺牲一百多名消防队员。这就是火灾和爆炸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可能是由于自然不可抗力,也可能是救援方法的问题,造成危险因素的再激发,使事故扩大蔓延。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应急救援一定要量力而行、讲科学,超出我们自身的救援能力范围时,要求助外部力量,还有消防队,打119。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突发情况处置、事故救援,一定要讲科学,千万不能盲目施救,不清楚状况就往里冲,这是要不得的。造成事故的不同危险源具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风险属性,也决定了不同的施救方法。六类火灾,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采用的灭火方法不同;森林火灾和楼宇火灾环境场所不同,救援方法也不同;同样是危化品,但液化气和汽油化学性质不同,挥发气体聚集方式和爆炸极限不同,危险性不同,对于泄露和燃烧的施救方法也不同。怎么了解危险源的特性,掌握它的脾气,熟知突发情况处置方法?这需要我们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各单位领导和安全员自己要多学习,结合现场设备设施和环境多钻研,学会弄通,然后组织员工培训学习,都要成为本行业的行家才行,这样才能让人放心。

  4、搞好演练、贴近实战。安全月期间,公司将牵头组织开展小区高层消防火灾应急救援演练,物业管理分公司是本次演练主体单位。演练一定要贴近实战,火点要尽量设在最高层,这样才能检验所有人员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检验岗位人员对初期火灾的处置方法是否得当,检验管理人员的决策、组织、协调能力,检验所有消防设备设施是否能正常启动运转、灭火器材是否可用、消防水能否正常供给,检验消防通道是否通畅、消防车能否实现高层灭火,等等。其他单位要自行组织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都要注意避免走形式,一定要贴近实战,演练才能到达效果。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我们的安全管理形势将更加复杂,疫情给我们带来的隐性风险,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和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领会贯彻胡军董事长“一把手”谈“安全生产强管理”的体会文章精神,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二要落实安全责任,防止责任链出现断档、落实上出现空档;三要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抓细,真正防准管牢;四要狠抓措施落实,把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每个环节,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五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规范检查程序,坚持专项检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双随机检查”相结合、基层单位自查自纠与集团公司督查相结合,推进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

  同志们,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命线,关系着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着眼于全面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持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坚决杜绝死亡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事故,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