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加油站 发布时间:2024 年 06 月 14 日 浏览次数:490 作者:常丹红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一切归零”是集团公司和博远置业公司两级文化体系一脉相承的安全理念。作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我们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执行者,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不仅是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要求,更是对个人生命健康的保护。
一、心中有安全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识,指的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说得直白点,就是要求大家心中要有安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接受的安全教育、安全宣讲都很多,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呢?归根结底是安全意识不够,具体表现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不足。
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不是所有的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侥幸心理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安全意识不够牢固的主要原因之一。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小的概率发生在个体身上就是100%的伤害,无论概率大小都要心存畏惧,都要引起重视,才能避免发生在我们个体身上的百分之百伤害。只有规避工作中的一些小疏忽、小陋习、小缺陷,才能避免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二、行动保安全 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树立了安全意识只是做到了心中有安全,最终还要体现到行动中,养成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尤为重要,这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实践。
公司各个层级各个方面的安全培训、演练、宣贯等都比较多,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坐在台下时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怎样的培训才是实际有效的,大家乐于认可并主动学习的呢?这是我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此,我的思路是小而精、结合实际、重点突出、高频强化。例如我们加油站从今年开始,结合不同时期油站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每月拟定一个安全主题,在每次站务会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通过小量多频次宣贯加以强化。例如针对秋冬干燥季节开展的防静电培训;春节期间针对加油量大顾客多,容易出现违章作业,开展的操作服务规范培训;夏季针对高温天气开展安全作业、安全用电等培训。这些培训主题鲜明、实践性强,员工们乐于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一个就是应急演练,这本来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管理人员为了追求“好看”,重“演”不重“练”,舍本求末,违背了演练的初衷。演练的目的是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越结合实际越真实越能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像我们加油站的应急处置预案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预案每3年备案1次,这期间要经常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完善。例如之前做防盗抢预案的时候,我们加油站还没有上便利店业务,营业室还有防盗格栅,现在进行了改造,格局改变了,演练场景的处置肯定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才能达到实用能用有用的目的。
对于基层一线来说,安全工作就是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这才是各项安全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尊重生命,敬畏安全,心中有安全,行动保安全,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