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建设管理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5 年 08 月 01 日 浏览次数:9 作者:冯杨
七月骄阳,草木蒸腾。当人们在空调房中躲避热浪时,在太和大道绵延的绿带、在如意岛如画的景观中,博远绿化丹江项目部一线团队正以汗水为墨,以责任为笔,在灼灼烈日下书写着守护绿色的坚韧篇章。
抗旱保绿 步履不停
连续的高温橙色预警对城市绿化发起严峻考验,新植的景观树苗在烈日炙烤下叶片低垂,娇贵的观赏花卉也显露出焦渴之态——抗旱保绿成为生态建设管理分公司的头号军令。
“水车就是我们的‘弹药车’!”清晨天微亮,水车司机李师傅和搭档就已整装出发。巨大的水罐满载清流,在偌大的坝区来回穿梭。水流从加压水枪喷涌而出,均匀洒向每一寸干渴的土壤,留下一阵阵“解渴”的清凉水雾。
午后地表温度轻易突破50℃,为确保人车安全,水车作业严格遵守高温限时规定,避开酷热的正午时段,但工人们的衣衫却无一刻干爽。汗水浸透的绿色工装紧贴后背,成为烈日下最醒目的坚守标志。
以练促学 精益求精
高温并未阻挡技能提升的脚步。在花木山一片浓密的绿荫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正在进行。技术骨干丁涛手持高枝剪,一边利落地修剪着树木的徒长枝、病虫枝,一边向围拢的工友们讲解:“看,这个角度下剪口平滑,愈合快。夏季修剪讲究‘轻剪’,以通风透光为主,下手太重反而伤树。”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滴落在泥土里,专注的讲解声与蝉鸣交织。新入职的老王看得仔细,在师傅指导下尝试操作,动作笨拙却透着认真。这林荫下的课堂,传递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每一株草木的尊重与责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温高强度环境下,绿篱机、割灌机等“战友”也易“中暑”。午休间隙,维修工赵师傅的“露天诊室”就开张了。他蹲在地上,熟练地拆卸一台罢工的割灌机,检查火花塞、清理滤芯、调试化油器,黝黑的手指沾满油污。“工具就是咱吃饭的家伙,保养好了,干活才顺手、才安全。”其他工人也自发利用碎片时间,仔细擦拭保养自己的工具,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清凉相伴 情系一线
安全生产是高温作业的生命线。每日班前会,班组长都会一丝不苟地叮嘱道:“安全帽带系紧!反光背心穿好!高温时段轮换休息,感觉不舒服立刻报告!”一遍遍重复让工人手中的高温作业护身符攥得更牢。
一线工人的艰辛,时刻牵动着分公司领导的心。高温持续,一场“夏送清凉”的慰问活动及时展开。一箱箱清凉的矿泉水、甘甜的西瓜、解暑的凉茶以及配备齐全的防暑药品被亲手递到每一位工人手中。“大家辛苦了!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安全第一!”慰问组一行与工人们并肩站在树荫下,关切地询问作业时间安排、防暑措施落实和身体情况,反复叮嘱务必科学排班、劳逸结合。工人王师傅捧着西瓜,憨厚地笑了:“这瓜真甜!领导想着我们,再热的天,心里也舒坦,干劲儿更足了!”
在坝区、在花木山、在太和大道、在如意岛,博远绿化丹江项目部的绿化工人用被汗水反复浸透的工装,用布满老茧却灵巧的双手,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对抗难耐的酷暑,守护着片片来之不易的绿意。他们是抗旱保绿的前线战士,是精研技艺的园丁,是安全生产的践行者。而公司“夏送清凉”的深切关怀,恰似烈日下的一片浓荫,为这场“夏日大作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情力量。